全景·卓識兩會特別策劃——《首席看兩會》欄目近日連線了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從兩會到投資,與廣大投資人分享了他的觀點
GDP定調6% 充分考慮未來不確定性
政府工作報告中,將2021年GDP增速定為6%,這一數值低于市場預期的8%以上,張岸元認為,這是政府充分考慮未來經濟運行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這些不確定因素,他總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個因素是本輪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從大的經濟周期來看,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在本輪恢復性增長之后,很可能要快速地回落到原有的增長軌道上。
從美國的情況來看,它的經濟繁榮周期已經被此前特朗普的減稅政策所大大地拉長了。如果不出意外,在今年美國高達6%以上的經濟增速之后,明年它的經濟增長應該依然是比較疲弱的。對于我國來說情況可能也是比較類似。在這一輪新冠疫情沖擊之前,2017-2019這幾年,經濟增速都存在趨勢性的下行。
第二個因素是美國當前所提出的高壓經濟學以及美國整個政策的未來存在的不確定性。
按照所謂的高壓經濟學思路,美國試圖通過超級寬松的政策,推動經濟進入到超越充分就業以上的這種經濟運行的狀態。這樣的一個政策究竟實施效果如何,會產生怎樣的外溢效應,目前看來還都是未知數。
第三個因素是外需。
2021 年前2 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344.9億美元,增長41.2%(同比;下同)。其中,出口4688.7 億美元,增長60.6%;進口3656.2 億美元,增長22.2%;貿易順差1032.6 億美元,去年同期為貿易逆差70.9 億美元。
中國的外貿出口和進口,增速都是相當驚人的。
但是現在很難判斷這種高速的增長究竟會持續多長時間。有一種普遍的擔憂:隨著海外疫情的恢復,整個海外供給能力的增強之后,中國在全球出口當中的份額會有所下降。這種情況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還有待于評估。
美債收益率已透支未來通脹預期
近期,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攀升,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認為,市場上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已經過度的交易了下一步的通脹預期。
他并不認為這一輪海外經濟的快速復蘇之后,還有很強的持續性,同時也不認為上游的初級產品的價格上漲,能夠迅速的蔓延到整個PPI領域,并且進一步向CPI傳導。
張岸元提到,從既往的歷史數據看,就美國而言,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然后傳導到CPI,它的時間基本需要三個季度到一年。他認為美國這種經濟的快速復蘇最多也就到今年年底,明年整個美國經濟的運行依然會回到原有的軌道上去。
但是同時,他認為也存在一些不一樣的地方。譬如在大宗商品里面,油價可能是不太一樣的地方。因為現在國際航空運輸還沒有恢復,航空煤油的消耗量還保持在一個相當低的水平。在譬如越來越多的人在討論美國國內的房地產周期。
但即便存在這兩個因素,張岸元也不認為能夠支撐目前的十年期國債率,而收益率快速地回復到疫情之前,比如2%以上,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全景財經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最近兩天A股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調整,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市場急于兌現已經獲得的收益。由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漲,來解釋整個A股調整 ,有點牽強。
市場急于兌現造成近期波動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上漲,然后導致美股出現調整,進而導致A股出現大幅調整。他認為邏輯鏈條的傳導過程過于復雜,而過去1到2年之中,A股的運行或多或少已經體現出,A股不同于美股的運行特征。
如果說僅僅因為美國國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這樣的一個因素,來解釋A股的調整,他認為是有點牽強的。
最近兩天A股出現了比較大幅度的調整,他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市場普遍認為目前的高增長,包括近期公布的外貿數據,以及上市公司良好的業績,是很難持續下去的。換言之,他認為市場急于兌現,是一個比較主要的原因。
碳達峰和碳中和 新的能源革命
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重申了碳達峰和碳中和,而達峰之后準確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總規模,即排放的配額,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最終確定。但張岸元認為,這樣的指標的確定,將會對整個的行業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他提到,從歷史上來看,能源的轉換往往是整個產業變遷的一個前奏。這不僅僅牽涉到一些新的技術領域,而且對存量產業會造成極大的沖擊。
張岸元解釋,國內的二氧化碳排放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或者最重要的方面,自于煤的使用。按照目前的規劃,未來10年中國新增的發電裝機容量當中,70%到80%可能是要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現在無論光伏還是風能,相應的板塊估值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但是張岸元認為,即便如此,還是很難評估估值與未來發展的匹配度。
他認為,從確定性角度講,電力設備、電網以及和智能化電網相關的這些領域,未來一定是會有非常大的進展;反之,和煤炭的使用直接掛鉤的領域,未來可能就會面臨一些調整的壓力。
他認為新能源汽車是值得關注的第二個大的領域。
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進口國,而在石油的使用當中,60%-70%都是用作能量的方向,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等。所以他認為,下一步新能源汽車的大面積的推廣,一定會替代傳統的燃油車。而傳統燃油車的退出,就會使得汽油和柴油的消耗在未來可能會出現大幅下跌,不可避免會對煉油板塊造成一些沖擊。